民国三十八年中央造币厂壹两梅花嘉禾金圆金币无面值未完成银质试铸样币/PCGS SP64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拍卖日期:2023-05-23 21:30:59

成交价:***    

估价:RMB 3500000 ~ 4000000

拍品信息:

说明:民国三十八年中央造币厂壹两梅花嘉禾金圆金币无面值未完成银质试铸样币一枚,LM-1003,齿边;此系列金圆金币是国民政府在大陆时期最后筹备发行的贵金属货币,由中央造币厂雕模试铸,因时局变迁,各面值均未铸行,仅有零星银、铜质样币留存于世,其中壹两面值者,目前仅上海造币博物馆馆藏一套正、反币模,实物则前所未见,壹两型无面值银质样币迄今仅发现此一枚,国内公私立博物馆均无收藏记录,极为珍罕;此样币设计独特美观,压印深峻,通体均匀灰色氧化,银光通透亮丽,是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机制币收藏级大珍,且递藏皆为名门,可遇而不可求,PCGS SP64,目前为该公司评级纪录之唯一
来源:耿爱德、刘改造递藏
出版:《刘改造藏中国近代金银币照片图集》,1979年制作
《中国金银币目录》,页341,图1003,林国明著,马德和钱钞有限公司
《中国机制银圆目录》,页263,图RC.1,周沁园、沈雪明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
纪录:1971年6月18-20日美国洛杉矶Schulman Coin & Mint公司“耿爱德藏中国钱币及其他钱币”专场拍卖会,拍卖品第946号
抗战结束后,国内通货膨胀加剧,纸钞信用一落千丈,民众纷纷自行使用银元。为挽救颓势,国民政府令上海中央造币厂于1948年11月恢复生产民国二十三年版船洋,各省亦相继筹银铸币。由于需求量激增,而政府白银储备不足,银元供不应求,交易数额较大时,需使用金条才能应付。因此,国民政府施行新金币计划,筹备制作了梅花嘉禾、孙中山像背布图两款金币模具,金币含金量皆为九成,因系金圆券的补救品,又称“金圆金币”,是国民政府于大陆时期最后筹备发行的贵金属币,后因局势急剧变化无疾而终,均未发行。
三十八年梅花嘉禾金币计有壹钱、贰钱、贰钱伍分、伍钱、壹两计重以及拾元、贰拾元计值七种面额。与此同时,另见有无面值梅花嘉禾金币银样存世,其直径为38毫米,重量仅26.2克,正面锁链形内圈中饰五瓣梅花,上方镌“中华民国”,下端纪年“三十八年”,背面嘉禾图式样类似“袁大头”,但未标示面值。此币因未标示“金”或“金币”字样,早年泉界对其性质众说纷纭。有说是恢复银本位币制时试制的壹圆银币试样,亦有认为是壹圆金币之银样。根据上海造币博物馆所藏反面为“壹两”的金圆金币模具判断,该样币应为壹两金币之未完成银质试制样品。
梅花嘉禾系列金币产生于动荡时期,缺乏详细史料记载。耿爱德(E.Kann)对中国钱币的研究极为深入,其藏有上述除壹两及无面值银样外的全套样币,其与葛拉汉(David Graham)曾在美国集币协会《集币家》杂志上发表《1949-1957年间中国流亡政府试制币》一文,对梅花嘉禾系列金币做了如下考证:计值与计重两系列是雕刻师董益谦在台北所作,没有发行任何金币成品,只有数枚银样及铜样保存在台湾银行、台湾“中央银行”、“财政部”及台北“中央造币厂”。
然而,董益谦毕业于天津造币厂雕刻学校,1936年进入上海中央造币厂,1938年任成都分厂雕刻技师。1949年中央造币厂迁台时,董益谦返回上海,担任上海造币厂雕刻师。由此可见,此系列金币模具绝非董在台湾雕刻,耿氏此部分信息有误。综上所述,梅花嘉禾系列金币模具的出处仅有两种可能:一是上海中央造币厂制作,此系列样币由上海流出较多,而且上海造币博物馆藏有“壹两”金币的币模。二是出自成都分厂,即董益谦任职该厂时的作品,上海造币博物馆所藏币模或许是其1949年返厂复职时缴库。至于是否有部分模具迁台后留在中国台湾省,尚待进一步考证。—参阅孙浩编著《图说中国近代机制币章》,页175-178,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

拍卖地点:北京昆仑饭店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2号)
拍卖专场:机制币
拍卖会:北京诚轩2023春季拍卖会

lot:2026

民国三十八年中央造币厂壹两梅花嘉禾金圆金币无面值未完成银质试铸样币/PCGS SP64拍卖图片: